極目新聞記者 馬清妮 宋枕濤
通訊員 黃珍
昔日渣土坡,今變后花園。
連日來,極目新聞記者在光谷高新大道治超站東側看到,地鐵11號線長嶺山站附近新增一片綿延數百米、面積約等于16個標準籃球場的城市花境,其內梅花、櫻花綻放,苗木隨山勢起伏,林間有碎石便道供游人觀賞。
生態修復后 記者宋枕濤攝
可在1個月前,這片總面積6860.5平方米的小山坡,被垃圾回收站、工地渣土建材占據,晴天塵土飛揚,雨天爛泥遍地。
生態修復前 通訊員陳義亮攝
光谷生態園林公司工作人員馮振興介紹,該處民房于2月中旬開始啟動拆除,由于拆遷難度較大,不是一次形成施工場地,光谷生態園林公司精心準備,邊拆除邊施工,快速推進高新大道隙地景觀提升項目。
項目設計時保留了原有的香樟等大樹,新栽植了198株梅花、垂絲海棠、紫薇、火棘、桂花等觀花苗木,結合場地地形,形成以觀賞各類花灌木為主的草坪、花灌木、高大喬木的立體景觀結構。
為了加快提升景觀建設速度,該公司“造型師”發揮專長當起了“城市傷疤”醫生,高峰時期,現場100余人同步作業,進行微地形塑造、土地找平和土壤改良。結合冬春交替的時令特點,施工時精選優質苗木并悉心栽培,設法提高成活率。
同時,因工期緊張,且施工期間雨水連綿,運輸車、吊車無法入場,其另辟蹊徑,調用履帶挖掘機進行吊裝運輸,輔助栽種。
項目緊鄰高新大道,對安全文明施工要求較高,項目方合理安排工序,將拆除產生的建筑垃圾集中在夜間運輸,以確保高新大道安全、衛生狀況良好。
近日,該處生態修復完成,昔日渣土坡變身成為城市花境。近期,鄰近地塊還舉行了一系列植樹造林活動,進一步為高新大道增彩添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