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污水排水源頭處理,開展管網混錯接改造,推進水域生態修復工程……今年是武漢新城建設元年,武漢東湖高新區大力推進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水智慧、水文化、水經濟“七水共治”,積極創建人水和諧的幸福河湖,打造綠色城市、海綿城市樣板,營造武漢新城山水城融合的美麗畫卷。
東湖高新區南湖水域
規劃建設武漢新城是湖北省重大決策部署。據了解,武漢東湖高新區74.3%的區域(面積約385平方公里)已納入武漢新城范圍,其大小占武漢新城規劃總面積的53.5%?!段錆h新城規劃》提出,要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構建山水城融合的空間布局。在此指導下,近期,東湖高新區內多個流域治理項目已陸續開工。
聚焦源頭護“兩山”,筑牢水生態屏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東湖高新區聚焦源頭治理,護“兩山”常綠,保河湖安瀾。
作為污水源頭之一,初期雨水含有灰塵、油污、垃圾等污染物。建設初雨調蓄池可有效貯存地表徑流初雨,雨后再錯峰排向污水處理廠。東湖高新區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地上空間較多產業集聚占用,故采取“向地下要空間”的方式,建調蓄池進行污水整治。
今年1月15日,南湖初雨調蓄及景觀提升工程開工,以“草長鶯飛、水碧天藍”“地下蓄水池、地上建公園”為目標,新建約2萬立方米下沉式初雨調蓄池及配套設施。
南湖初雨調蓄池工程
同時,東湖高新區組織直屬建設平臺光谷建設公司結合湯遜湖綜合整治工程(一期)(趙家池區域)項目,采用鋼棧橋加PC工法樁圍護,在湯遜湖底修建了一座容量9000立方米的初雨調蓄池,實現“湖底激濁揚清,湖面碧水微瀾”。
湯遜湖綜合整治工程(一期)(趙家池區域)
管網醫生“坐診”,賦能地下血脈安全
排水管網是城市的地下血脈。隨著城區逐步擴容,一批年代較遠的排水管網出現老化、塌陷、破損等問題。東湖高新區相關部門組織“管網醫生”及時“坐診”,開展城區管網混錯接改造更新及破損修復工程,力爭“道路不積水、雨天不濕鞋”。
工作人員檢查管網
目前,東湖高新區南湖片區水環境綜合改造工程正全面實施排水清淤檢測工作。項目施工隊累計清淤管網約25公里,發現并修復周店路、珞雄路等道路污水管網缺陷300余處,污水管網非開挖整修7公里,完成軟件園路、關南園路等2.2公里老舊管網改擴建。同時,東湖高新區相關部門全面推進南湖片區管網系統提升改造及智能監測PPP項目,為流域一體化運維管理打造“最強大腦”,實現一網洞悉全域水情。
東湖高新區九峰明渠
流域治理“一體謀”,力保清水送長江
東湖高新區內南湖、湯遜湖、豹澥湖流域為光谷產業發展較聚集區域,水污染防治壓力較大。為推進流域治理“一體謀”,東湖高新區相關部門堅持對該流域“全面會診”,梳理難點堵點,系統謀劃雨污分流、管網梳理、排口整治、污水系統完善、活水聯通、生態修復、智慧監管等七個方面、十余個治理項目。
據了解,東湖高新區環境水務局緊盯項目治理目標任務和薄弱環節,成立工作專班,每日開展常態化現場巡查、重點項目專項督查,確保壓實治理責任,有效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保護水生態。
東湖高新區工作人員進行現場巡查
目前,東湖高新區環境水務局正集中力度整治豹澥湖,對其入湖河流豹澥河與一級支流豹子溪、九峰溪等6條溪流施全域治理,對每一條溪流周邊的污水排放口“綜合施策”,精細化雨污分流、改擴建老舊管網,同步推進末端處理廠建設,新建豹澥污水處理廠二廠及配套設施,鞏固提升污水處理水平。
同時,東湖高新區各流域藍藻水華生態修復工程也已同步展開。項目采用多因子環境修復等技術進行水生態修復,抑制藍綠藻暴發、有害藻華等問題。相關工作人員在生態水域栽培養護浮島式水生植物,在提升岸線水生態景觀環境的同時,還調節了水生態循環的功能。一批批水下森林、水下草原扎根各流域,重塑和諧水生態,力保將一湖清水送入長江。
東湖高新區湯遜湖
“我們將促進治山、理水、營城的統籌管理,布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產城融合發展的空間單元,打造宜居的濕地城市樣板。”東湖高新區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以流域綜合治理夯實城市生態本底,實施排水清查整改、水質監測和水生態修復等行動,確保“九湖二十三渠”長治久清,打造高顏值的“山水城”。
(來源:東湖高新區 圖文朱夢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