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曉琴
通訊員 朱娜 李嘉玲
視頻剪輯 李曉琴
4月30日,正值“五一”假期,在武漢東湖高新區未來一路與滬渝高速交會處車輛川流不息,高速北側的“光谷之珠”正在拔節生長。
施工現場,80多名建設者亦如普通工作日,按照既定計劃堅守一線。他們為確保“光谷之珠”如期完工,加班加點抓質量,爭分奪秒搶進度,用忙碌的身影繪就出最美“風景線”。
工人“五一”照常施工 李曉琴攝
未來一路(科學北路—科技五路)工程改造路段全長1015米,是武漢新城南北向重要的主干道。建設方武漢光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項目代表陳李峰介紹,該工程于去年5月正式啟動,建設內容包含道路提升改造、橋梁拼寬、新建慢行橋及“光谷之珠”橋塔等。其中“光谷之珠”橋塔造型獨特,目前正按照武漢新城中軸線上的地標式建筑打造,預計7月完工。
獨特造型的背后,每一節段鋼塔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形狀、重量,如何在復雜的施工環境中精準吊裝,是該項目面臨的主要挑戰。建設方與施工方聯合高校利用“產學研”模式破題,實現關鍵技術突破。
項目施工現場 李曉琴攝
施工方武漢城發集團所屬市政機施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柯文匯告訴記者,項目團隊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成立科研課題攻關小組,采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進行預拼裝過程模擬以保證構件制造質量;利用北斗高精度實時定位技術,實現構件吊裝施工智能輔助和實時監控。“這不僅提高了該項目吊裝質效,還為后續大型、復雜裝配式建筑施工提供了扎實的理論與技術基礎。”
未來一路項目建設完成后,將為武漢新城的建設提供良好的市政配套條件,有力支撐武漢新城高質量發展。